高速相機結合運動分析,讓棒球運動實現精準動作捕獲
高速相機捕獲的影像與運動分析結合,不但能在賽場上捕捉實況用於動作分析及判定,還能在自我訓練中幫助球員精進技能。近年來,台灣當地的學術單位投入開發運動科學系統提供球團球隊使用,選用The Imaging Source(TIS)高速相機捕捉影像,以多台相機立體建模方式 ,助力於實現球員動作分析及電子好球帶功能。
此外,許多球員也開始使用運動科學系統進行自主訓練。 運動科學系統廠商動晰運科與TIS代理商SureVision肯定科技通力合作,設計出一套採用TIS相機的運動科學系統,讓棒球選手在自主訓練時,能夠藉由實時觀看重播影像,精進訓練動作,提升訓練品質。
在球場上的應用
使用多台高速相機系統進行3D建模,實現動作分析以及設置電子好球帶。
場上球員投球球速達每小時130/140公里,要捕捉球的運動軌跡以及球員的一連串動作,必須使用高速相機進行記錄及重播進而分析。 某團隊選用TIS高速相機,其搭載Sony Pregius CMOS 全域快門高靈敏度感測器,在現場架設6台以上相機。
在架設相機時,拍攝角度很重要,只要角度稍稍移動,哪怕只差一點點,都無法完全捕捉球員的動作以及球的走向。 因此,架設相機時必須確保能完整且精準地記錄整場比賽。
架設的相機越多,意味著所獲取的影像資料越齊全。 假設一台相機一秒能捕獲300張圖像,那麼6台相機一秒就能捕獲1800張圖像 ,透過多台相機能獲得大量不同角度的圖像,供後端智慧軟體進行大數據分析。
過去,如果某場比賽投手表現不佳,或許能夠看出球員手肘動作的不同,但卻沒有數據可以顯示實際差距為多少。 現在,經由多重影像資料可以瞭解選手的動作變化,包括左右手肘、肩膀、膝蓋等移動瞬間的角度以及速度的變化,並獲取精確的數字和選手運行變化的軌跡。
(一)3D建模
以多角度影像拍攝,並經後端AI運算處理,可以精準運算人體的17個節點,在三維空間中有51個維度(X、Y、 Z)可以進行分析,建立球員的骨骼模型,精準地重現運動軌跡,進一步記錄選手每一次投球或擊球的身體位置(例如投球時手肘的角度與位置、擊球時揮棒瞬間球員與球棒的空間位置)。 選手可以藉助數據分析結果改善動作,精進比賽表現。
(二)電子好球帶
好球帶是一個三維空間,而不是二維的。 電子好球帶功能利用兩台高速相機,通過3D立體影像分析的方式,找出空間內X及Y的交叉點,判定球的確切落點,再以平面方式呈現給觀眾,成為主審的輔助,提升判球的準確性。
The Imaging Source 相機搭載Sony Pregius CMOS IMX 287全域快門高靈敏度感測器,可捕捉高速移動的棒球以及球員的一連串動作。
在自主訓練中的應用
在自主訓練方面,動晰科技與肯定科技合作,使用兩台以上The Imaging Source DFK37AUX287相機,拍攝方向可從選手(打擊手)上方和側邊紀錄,運用相機觸發模式,搭配Windows介面平板,可即時捕捉到球員的運動平面軌跡、 投球和擊球角度以及瞬間球速。
安裝過程簡單,選手可依自己的需求自行調整平板內參數和觸發點,目前已有球隊的球員使用該系統進行自主訓練。 球員反饋表示,「自主練習時,無需累積多次擊球數量,系統可單次擊球就重播動作及相關數據,幫助球員及時修正動作。 」
[圖1] 自主訓練系統使用TIS高速相機搭配平板,安裝過程簡單,單人也可自主訓練。 (圖片來源: 動晰運科)
[圖2] 球員運動軌跡: 記錄投球瞬間的動作位置、角速度及球速等。(圖片來源:動晰運科)
該運動科學系統目前仍有許多可以延伸發展的層面,除了優化介面,讓使用者更清楚、更容易地判讀數據外,同時逐漸地朝即時顯示影像功能邁進。 未來,該系統甚至可以了解球員的疲勞程度,藉助數位及影像比對來觀察球員的姿勢變化,並與物理治療師配合,以降低球員運動傷害的概率, 也可以使用更科學有效的方式來降低球員的運動傷害風險。